和輝光電朱克泰的“中國夢”:打造AMOLED完整生態鏈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航行150 2015-12-09 15:06:0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商場詭譎實之難測,功過輸贏往往只取決于一次決策。對于上海市而言,對于56歲的和輝光電董事總經理朱克泰及其團隊而言,三年前他們無疑做出了一次有戰略意義的正確決策:在上海市的快速決策和全力支持下,和輝光電從一無所有到擁有多個“世界之最”,從項目啟動到代言中國AMOLED顯示屏企業,僅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
對于AMOLED會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主流,朱克泰從未有過懷疑,“今年我不止一次提到,AMOLED產業爆發的拐點要來了。”事實證明,朱克泰的市場嗅覺極其敏銳,眼界十分獨到,2015年累計(待)上市AMOLED屏智能手機為36款,其中國產品牌達到18款,是今年初2款的9倍。
回顧整個顯示產業,在上世紀60年代肇始的CRT顯示時代,中國大陸在嚴密的技術封鎖下數十年寸草不生;CRT壽終正寢之后,中國液晶產業從行業巨虧、產能過剩的質疑中贏得逆轉和尊嚴又花了十多年的時間。當AMOLED引領下一代顯示技術方向之時,中國顯示產業能否逃脫歷史的宿命?肩負顯示技術創新重任的和輝光電如何筑起中國人自己的AMOLED產業鏈?
用執行力兌現承諾
三年前,在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中,上海市政府希望筑起中國人自己的平板顯示產業鏈,于是在金山工業區投資60億,引入了和輝光電AMOLED首期項目,并請來了朱克泰博士。
祖籍山東、生長于中國臺灣的朱克泰,涉足平板顯示行業已16年,先后擔任過友達光電和統寶光電的企業高管,為臺灣的面板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實,在朱克泰第一次接觸到AMOLED時,就被它的“美”所打動,AMOLED的夢想便植根心中。雖然經歷了兩次挫折,但這個夢想依舊未滅。所以當上海市政府為其提供了這一平臺,他欣然應允。
和輝光電朱克泰
為了兌現兩年實現量產的承諾,朱克泰展現了作為領導人的決心和魄力,帶領他的團隊用10倍的速度趕超業界領先公司的水平。從2012年11月項目奠基到2014年第三季度量產,和輝光電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超前兌現承諾。
“外界看到的只是兩年時間,但是我們團隊的技術積累卻有10年之多。”朱克泰坦言,“和輝速度”的神話是公司匯聚了頂尖技術人才、建立完全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體系等多方面原因創造的。
目前和輝光電員工人數已超過1700人,擁有了大中華地區最完整的AMOLED技術團隊。朱克泰帶領的核心技術團隊中,擁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員工占一半,擁有8年以上相關經驗的人員工超過70%。
正是基于朱克泰的領導和這支強大的技術團隊的扎實,和輝光電在AMOLED領域的知識產權蓬勃涌現。截至2015年10月,和輝光電全球申請專利超過1000件,工程師平均生產力1.3件/人。
對成功的定義:量產才是硬道理
最能展現和輝成就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和輝速度”,便是此次高交會上展示的 “6寸UHD(4K) AMOLED顯示屏”、“8寸FHD車載用AMOLED顯示屏”、“1.4寸純圓形AMOLED屏”以及“世界最薄玻璃基板0.2mm AMOLED顯示屏”等四項“視界之最”AMOLED產品。另外,和輝的突破性技術5.7寸WQHD柔性AMOLED顯示屏和透明AMOLED顯示屏等同樣屬于國內首創。
無疑,和輝光電在AMOLED領域獨具影響力,是成功的。但是,朱克泰對于成功的定義卻另有見解,“顯示屏企業的成功不能只是停留在研發和送樣的階段,只有實現量產、出貨,并得到市場客戶的認可,才是成功的唯一標準。”
至于市場的認可,朱克泰透露,經過一年多與客戶的對接,和輝用領先的產品規格和品質逐步得到了客戶的認可。目前在國內知名終端品牌中,已經有多款智能手機、手表將和輝光電作為第一供應商。
填補國內柔性顯示的空白 打造AMOLED完整生態鏈
AMOLED之所以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超輕、超薄、真彩色、低功耗、快速響應、超寬視角、高對比等優勢不容忽視。更主要的是,AMOLED可實現柔性顯示,甚至可以卷曲和折疊,這是液晶難以實現的。另外,朱克泰將其“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產品之中,和輝光電的AMOLED屏發光頻譜中,不含有傷害性的高能藍光,可避免藍光傷害,呵護人眼。
“在尖端顯示技術上,柔性AMOLED廠家目前只有韓國兩家,中國仍然缺席”,朱克泰堅定地說:“下一步必須攻克柔性顯示的技術難關”
不僅如此,朱克泰還有更大的“中國夢”--牽頭打造中國AMOLED完整生態鏈。。去年6月,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 OLED 產業聯盟成立,包括科研院所、設備廠商、材料廠商、手機廠商等在內的 60 家單位成為其會員,朱克泰被推舉為首任產業聯盟理事長。一手牽著上游設備、材料等廠商,一手牽著下游系統廠商和市場終端,朱克泰希望以所在的顯示屏產業為“關鍵紐帶”,整合行業資源,帶動研發、加工、生產和市場營銷環節全面提升,進而使整個產業鏈順利“扭動”起來。
在朱克泰看來,未來,并不是幾個廠家或幾條生產線的競爭,而是國內外企業在產業鏈上的競爭。為此,在一期項目成功量產之后,朱克泰帶領他的“突擊部隊”開始了二期項目--打造中國AMOLED重鎮。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