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鬧K-Pop音樂節 Y-Axis線陣列應對有法
來源:慧聰網 編輯:ann 2012-03-29 14:18:31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現象”這個詞在指代西方音樂的發展趨勢上,也許使用的有點過于頻繁,青少年有可能受到目前播出的電視選秀節目的影響,一時心血來潮而改變口味。在亞洲,有一個流行音樂流派人氣漸漲,幾乎占主導地位,并且這種速度在短期內沒有顯示出放緩的跡象。從日本經新加坡和越南到臺灣,K-Pop或者全稱叫做Korean Pop的節目已經進入了主流市場,下一個將被感染的目的地似乎是澳大利亞。
畢竟很難與20,000名尖叫的歌迷爭辯,2011年年底,這些歌迷擁擠在悉尼最著名的地標建筑ANZ Stadium體育場內,觀看自己喜歡的K-POP明星出現在舞臺上表演。這次活動稱為K-Pop音樂節,主要演員包括:東方神起、少女時代組合、男孩樂隊組合SHINee、女子樂隊Secret and Miss A。
K-Pop帶來的挑戰
演唱會由總部位于悉尼的主辦方JK Entertainment主辦,該演唱會目的是在澳大利亞各地區利用日益普及的流派,同時娛樂數以百萬的韓國廣播巨頭MBC的電視節目觀眾。該演唱會能夠進一步增加其威信,同時作為兩周年慶典活動的一個環節——今年是MBC的50周年紀念日,并且也是韓國和澳大利亞建交第50個年頭。
然而,K-Pop音樂節作為韓國文化和澳大利亞制作水平的混合產物,不可抗拒的K-Pop粉絲就能證明這一切。新南威爾士州的Auditoria對音樂會進行高水平制作,對公司來說也意味著不小的挑戰。
“簡單說來,這個音樂節在整個活動規劃階段非常具有挑戰,”技術總監Shannon Gobell解釋說,“韓國規模最大的廣播公司之一的MBC給演唱會定位其設計元素,通常在當地有限的預算內滿足他們的預期是非常困難的。”
MBC電視臺的參與和高規格音樂會證明其整體設計的關鍵所在。Gobell先生進一步解釋道,“一個清晰簡明的電視類音樂會直播節目,要求所有設施都具備可流動的特點。舞臺分界需要非常簡潔明了,需要為楔形返送揚聲器和電視燈光設計配備下降甲板,將吊掛的主擴聲系統隱藏起來不被攝像機鏡頭拍到。”
“舞臺本身包括一個非常大的區域,大約80米寬,總體深度約為50米,包括眾多走秀臺和拱形凸出舞臺在內。所有的Pyro、Co2、燈光、激光器、視頻和音頻都設計到這個舞臺上,并且實實在在有其使用價值。”
技術需求絕不是演唱會上遇到的唯一需要克服的挑戰。“300多名員工,全天候24小時,花費了超過4天的時間為澳大利亞制作商搭建了這樣一套系統,”Gobell先生繼續說,“時艱非常緊迫,僅僅花費了5周時間就完成了大多數制作的規劃,盡管前期工作在演唱會前3個月就開始啟動了。我們在ANZ Stadium體育場僅僅呆了一周的時間,周一才開始進場,周五才開始彩排,周六就正式演出了。”
如果說時間緊迫增加了額外的困難程度,那么天氣惡劣可以說是一個更大的破壞因素。“降雨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困難,整個系統搭建階段不斷有電閃雷鳴的干擾,”技術總監回憶道,“降雨推遲了彩排時間,我們根據天氣情況重新設計了一個持續性彩排的計劃,并對演出職員做出調整,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最后,Gobell先生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在演唱會開始前,他們自己已經能夠克服一個更為基本的障礙:“正如所料,我們遇到了很多簡單的翻譯問題,100多人組成的來自韓國的廣播和設計團隊需要將需求翻譯給澳大利亞的演唱會團隊,”他理由充分的說,“這意味著需要協調兩個團隊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克服語言障礙,以確保完成一次順暢和成功的制作。”
“很多翻譯員非常忙碌,成為兩個團隊溝通的樞紐。在制作方面,翻譯絕不僅僅是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那么簡單,它需要儲備廣泛的技術知識,因此每個觀點和概念需要用專業的術語去表述,雙方通過他們的語言溝通后理解對方想法后方可繼續推進工作。因此對現場制作訓練有素的翻譯員需要在現場實時翻譯,事實證明這一環節非常重要,對作為技術總監的我本人來說,也對于韓國MBC電視臺制作總監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
“從技術上講,演唱會現場采用了大型通信系統,以確保同一個系統內同時啟用多個韓語內部通話頻道和多個澳大利亞當地內部通話頻道,無形之中對通道和無線系統的需求增大一倍。”
“在一個內設許多更衣室、由混凝土路面搭建的建筑物內,確保良好的聲場覆蓋始終是一個挑戰,因此通信團隊、主擴聲團隊需要確保所有的聲場是否能夠有效的覆蓋到房間區域的后部。他們在場館內嘗試了幾種不同的無線系統,已確保完全覆蓋。”
雖然前期準備中有那么多的阻力,Gobell先生的總結非常獨特,他宣稱“最終悉尼的上空也成為演出的一個亮點,演唱會前期準備如期進行,(演唱會前一天)周五晚上的帶妝彩排非常順利。”
事實上,雖然準備階段提出了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礙,當晚的技術制作幾乎完美無缺,這還得益于知名的Auditoria公司在前期的精密規劃,以及Norwest Productions提供的豐富的高端設備。
“本次活動選擇的所有設備是嚴格指定的,以確保MBC的簡要外觀設計可以達到或超過預期,”Gobell先生說,“演唱會必須采用澳大利亞當地可租賃到的設備,并將支出控制在預算范圍內。”
然而,盡可能多考慮到預算,K-Pop音樂節的技術附件中遞交了一個列有一系列值得信賴的高端品牌的列表,令人印象深刻。此外,盡管演出前的幾個星期可能給技術團隊帶來不必要的挑戰,但是主辦團隊對舉辦演唱會的場館非常熟悉,并因此受益。“音頻設備選型非常成功,對ANZ Stadium體育館的測試也進展順利,”技術總監解釋道。
因此,主擴聲系統采用了Adamson Systems公司的Y-Axis線陣列,由56個Y18單元組成,56個Y18和8個Y10單元分別分部在吊裝的4組主陣列中,20個T21雙通道21英寸低頻單元以每側10個分別分部在舞臺兩側。60臺Lab.Gruppen FP6400功率放大器推動揚聲器系統,18臺FP+ 10000 Qs. 5臺 XTA DP226處理器對揚聲器進行管理。
“Adamson Y18和Y10陣列在較高聲壓級下提供了良好的清晰度,同時以寬輻射角覆蓋全場,對這場演出來說,這是完美的選擇,”Gobell主席稱贊道,“同樣,T21低頻單元強勁的能量給整個場館提供了緊致的低頻擴展。”體育場的其他位置,分散的安裝了共計50只L-Acoustics Kudo線陣列單元,作為延時單元使用,他們均由18臺Lab.Gruppen PLM 10000Q功率放大器推動。在主擴聲位置處,設置了一個DiGiCo D5T調音臺,由擴聲系統工程師Ian Cooper操作。
舞臺上還設置了更多的Adamson揚聲器,作為返送來使用。16只M15楔形設計使箱體較為隱蔽,6臺Lab.Gruppen C68.4功放推動他們。4只EAW SB850用以擴展低頻下限,與UX8800處理器和EAW KF850串連在一起使用。3臺XA DP448處理器也是可用的。同時,表演嘉賓需要使用Shure的PSM-200無線個人舞臺監聽系統以監聽雙通道返送信號,為此啟用了40臺接收機。8通道Sennheiser SR300 G2系統給16個EK300接收機提供信號。48通道的Yamaha M7CL作為監聽混音臺來使用,Dane Cook進行現場混音。
最后,演唱會上全部使用了Shure的話筒。8組UHF-R無線手持接收系統與16個采用Beta 58A話筒頭的UR2-J5E手持發射機、15個UR1-J5E腰包發射機配合15個WH20頭戴話筒配套使用,無線系統工程師Steve Crnkovic監管所有的無線系統。
“我們同樣在Global TV HD4 Truck轉播車中使用了Calrec Artemis的調音臺,用于對24通道拾取環境聲的效果話筒信號混音,然后把信號輸送給錄音車中,以便進行終期混音,” Gobell先生補充道。在錄音車中接收上述信號的是一個42推子的Studer Vista 5調音臺以及1個RTW環繞聲儀表,由2只Genelec 8040A、3只8030A和1個7060B低頻單元組成的監聽5.1環繞聲系統用于重放終期混音音頻。
最終,Gobell先生表示,“主辦方和MBC電視臺都對音響系統的質量、聲場覆蓋以及這樣一個變化多端的場館中實現的最終效果表示滿意。”
他補充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活動,因為通過為韓國龐大的觀眾群在國家黃金時段錄制、播出本次活動,展示了澳大利亞制作團隊杰出的制作水平。重要的是它能繼續向世界展示澳大利亞供應商處于音頻行業的前列,并躋身于世界最頂尖水平。”
“同樣,考慮到世界各地的K-Pop風潮,音頻團隊完成了偉大的工作,制作了出色的音頻。” 音樂潮流可能瞬時即去,但是世界一流的制作水平將會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