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防技術從哪些方面進行打拐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merry2013 2015-06-23 06:22:2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還記得2014年一部“打拐題材”電影《親愛的》引起社會轟動,被拐孩子父母的辛酸苦辣也是整個社會的痛。而近日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紀錄片《守護成長呵護未來》第一集《丟失的孩子》“引爆”社會,“拐賣兒童該受何種處罰?”成為社會爭議的話題。不可否認的,拐賣婦女兒童行為惡劣,當嚴肅處理,但面對一個個拐賣兒童的不法分子,安防技術與他們抗戰到底!
人販子的克星:視頻監控
我們知道視頻監控是對付犯罪嫌疑人的克星,在廣場、車站、學校、醫院和娛樂場所,這些視頻監控相當于我們的眼睛和大腦,幫助我們進行尋找和記錄,在事發時間和地點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進行記錄,這不僅可以作為有效的法律依據,也可以作為后期辨認和追蹤犯罪嫌疑人的線索。
人臉識別幫你認出那個TA
人臉識別系統采用了高效、高準確性的人臉識別算法,即使特定對象所處環境的光照條件有變化或是臉部有遮擋、有背景干擾等情況,該系統依然具有很高的識別率,對于搜索人販子和丟失兒童具有很重要的技術支撐。
且技術將主要應用在火車站、飛機場等公共場所,因為這些地方都是人販子作案和轉移目標的“陣地”。此外,該系統除了能夠實時監控,還可以根據提前錄入的數據,協助警方在海量的監控視頻中迅速查找人販子的行蹤,大大提高辦案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大數據布下天羅地網
我們知道即使擁有照片也難以在茫茫人海中找尋出一個人,更何況還要跟狡猾犯的人販子作戰,而大數據技術則可以從龐大的數據集合中找尋有價值的數據和知識,大數據技術讓計算機系統具備了“找人”的能力――只要提前把需要“記住”的對象的圖片和視頻錄入到系統中,系統就可以在人群中識別出哪一個是它曾經 “見過”的人。
這一“尋人”的能力恰似對警犬的訓練,只要提前讓警犬熟悉想要搜尋的人或物的氣味,它就可以協助警方尋找目標。
我們來看看一些歷年來通過監控尋人、破案的成功案件:
山東:監控拍到幼兒園被拐兒童
2006年10月,山東省微山縣一名3歲兒童被人從幼兒園拐騙走,案情重大,且在城區范圍內造成了不良影響,鬧得人心慌慌。
街道報案后,辦案民警立即前往幼兒園旁邊的銀行調取監控錄像,通過查看監控錄像,辦案民警發現一名身穿紅色上衣女子抱一白色上衣的兒童從幼兒園跑出,而后與一輛機動三輪車“對接”,根據監控錄像的特征,辦案民警與當晚7時找到該三輪車車主,獲知其將犯罪嫌疑人及兒童拉到了另一個村,隨即,民警立即出發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將兒童解救。
江西天網護佑南昌5歲男童平安回家
2013年2月27日,5歲男童小俊宇在南昌市東湖八一廣場失蹤,東湖分局接到報案后快速成立了數十人組成的專案組展開工作。通過調取八一廣場周邊的視頻探頭,發現最后一個接近失蹤男孩的人是一位穿紅色衣服的中年婦女,
隨后警方繼續利用視頻監控追蹤,在27日下午1時多,嫌犯從撫生路某小區某單元樓走出來,就此鎖定嫌犯身份,為案情偵破成功撬開了突破口。警方通過技術手段對該女子進行定位,發現她已前往福建南平市,于是連夜前往跨省營救。3月7日晚小俊宇平安回到南昌與家人團聚。
貪玩少年“失蹤”民警巧借“天網”尋人
2015年2月,家住陜縣的王某夫婦一直念叨著“好端端的孩子在家里玩耍,眨眼的功夫的竟然失蹤了”值班民警見此立即安撫該夫婦,民警在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立即通過“天網”監控系統進行查詢。
通過長達半小時的監控觀察發現,康康從家里出來后向到王家后某學校走去。于是,民警帶著其家人一同前往該學校附近尋找,并最終將康康找到。見到康康安然無恙,王某夫婦終于露出了笑容,連聲道謝民警。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我們也由衷的希望每個家庭都是幸福、完整的,同時也要對作惡的人販子進行嚴懲。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拐賣兒童的人販子終究不會逃出法律的懲處,安防也將與人販子對抗到底!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