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5步開發可程序化零售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追憶 2013-12-06 09:49:57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現在市面上有太多關于如何用數字零售代替傳統零售的文章,當然這也是有據可依的。但是大多數消費者仍然將精力和時間花費在實體店,而不是在個人的網站上,其購買率也較高。而且,在實體店我們也能夠有很多種方式去了解一個消費者,這樣也就有可能建立一個更為持久和強力的印象。
我最近在香港的一個IT會議上面做發言。我重要的演講者之一便是一個西班牙的同事Ion Cuervas-Mons,他是馬德里產品和策略設計咨詢公司Think Big Factory的CEO,為數字化和實體店的營銷創造了很多機會。在他的Presentation以及與我后面的交流之中,他向我描述了可編程零售數字標牌的具體步驟,此乃是一個強化實體店零售體驗的關鍵。
Cuervas-Mons表示可程序化零售數字標牌實際上就是將電商的特征——方便、高效和個性化——融合到實體店,既能保證傳統零售店的某些優秀方面,又能夠發揮觸摸產品的可能性。
與60、70年代的實體店形式相比,這代表了一個大的飛躍。實體空間的變化其實并不是很大,相比于亞馬遜等其他創新的電子商務銷售來說,能夠根據現有的優勢和資源做出一些不同的變化是很重要的。
Cuervas-Mons描述了如何開發可程序化零售數字標牌的五大步驟:
1. 身份識別
傳統上來講,在付錢之前是很難實現對客戶的識別。因此,對于那些來回穿梭在店內的顧客,我們很難方便誰是最有潛力的客戶,誰是最忠誠的消費者。因此,一個能夠為最忠誠的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的機會也消失了。
以下是能夠提前獲得客戶本質信息的三種技術:
(1)人臉識別:這是一個能夠得到一些反饋的解決方案。但是要確保其最有效,需要得到客戶的允許。C-M表示,我們需要通過創建有照片的會員卡等其他的應用來得到這種權利。
(2)會員APP:這是一種能夠擴大消費者與公司關系的方式。當消費者到店的時候,可以通過此APP識別出其身份。如果體驗足夠吸引人,交互的方式可以獲得消費者的地理位置,這樣就能夠根據消費者的位置和日常工作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種個性化的推薦是非常吸引人的。
典型的例子之一便是Starbucks Square Wallet。通過智能手機上面的程序,只要你走進Starbucks的商店,只要你點擊一下Starbucks的連接,商店就會根據你的位置為你創建個性化的推薦信息。此技術是非常超前的,無論你在哪兒,收銀員就可以知道你的位置,然后直接讓你確認付款,這樣消費者就能夠更快地完成購物,也會覺得他們得到了一些優惠。
(3)可穿戴式的技術:Think Big Factory在創建RFID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客戶的位置跟蹤客戶,這樣他們就可以得到時時的關注。RFID標簽可以用于跟蹤數據。比如Zara在店內布置了其標簽,就能實現實時地跟蹤,這樣就可以快速地找到不同種類的銷售商品,根據其數據進行進一步的產品決策。C-M還想做的更遠,希望能夠通過統計客戶曾經買過的商品來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服務,告訴他們有可能會感興趣的東西。這樣就可以將只能在網上才能實現的個性化服務應用到實體店來。
2. 差異化
讓每個實體店比較個性化是很重要的。有區別的收集到客戶的信息,這樣就可能根據客戶的需求強化實體店的體驗。最關鍵的點是要讓客戶感受到每一種交互都是與眾不同的,這樣也就能激發起他們的興趣,建立產品、服務和消費者之間的一種關系。這種方式就需要跟蹤客戶訪問的產品、購買的歷史、在商店的區域等等。這些信息搜集之后就可以傳到一個云平臺的信息管理平臺,這樣就可以根據所有的數據增加生產效率。
3. 交互性
實現積極互動交互的關鍵便是基于“差異化”階段收集到的數據,做一個全方位的頻道策略,而不是一種多頻道的策略,目的是創建一個一致的品牌體驗,不管是什么樣的技術或者通信,我們都可以與我們的客戶進行交流。
一個例子是這個“智能市場經驗”的視頻顯示交互式商店櫥窗,將電子商務集成到一個物理的商店。還有就是像56iq微博大屏幕這樣的融合手機和社交媒體的互動應用,讓消費者可以在線分享購物體驗,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
用戶體驗和交互設計是基本的,這也就意味著用戶是策略的中心,這樣我們就能夠更好地了解客戶的需求。精通科技的公司想要更好地利用技術,但是這種無縫地體驗是很自然的。需要做一個很好的平衡。
以下是一個利用商店櫥窗結合電商和實體店體驗的一種很好地市場案例。
通過使用Kinect傳感器,可以根據性別實現面部的識別,產生個性化的目錄。這樣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性別展示不同的產品,就能夠潛在的感受到客戶的喜好,指導他們的店內體驗。
4. 分析
第四步便是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可以反映出店內的設備、客戶關系的管理、電子商務、外部信息等。使用大數據平臺將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以便設計更好的個性化服務。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