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到戶強制性國標將帶來什么?
來源:工信部 編輯:ann 2013-01-29 10:57:12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為了加快光纖寬帶網絡發展建設,增加用戶選擇權。在住建部的大力支持下,工信部組織編制了《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和《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兩項國家標準。業內普遍預計兩項新規的出臺也將進一步利好光纖市場。
事件:為“加快寬帶中國建設”、“加快普及光纖入戶”的要求,推進光纖到戶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組織編制的《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和《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2項國家標準已于近日發布,并計劃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標準主要規定了以下強制性要求:在公用電信網已實現光纖傳輸的縣級及以上城區,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設施應采用光纖到戶方式建設;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平等接入、用戶可自由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要求;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線管網、電信間、設備間等通信設施必須與住宅區及住宅建筑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據最新的統計顯示,截止2012年年底,我國新增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4300萬戶。業內普遍預計隨著寬帶工程的推進,國內光通信市場將持續向好,而兩項新規的出臺也將進一步利好光纖市場。
國家標準出臺 破除最后一公里難題
2012年以來,我國掀起了全國性的寬帶提速運動,作為運動的主角,運營商在大力推動寬帶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其中,入戶施工改造難、應用內容拉動不足、缺乏光纖駐地網強制規范等成為其推進過程中難以跨越的檻。運營商呼吁政府盡快出臺光纖駐地網強制規范,將光纖網絡設施比照水電氣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運營商光纖寬帶接入難度。
隨著兩項國家標準的出臺,在寬帶中國建設過程中,長期困擾運營商“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二十米”的光纖接入難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工信部表示,制定并發布實施光纖到戶建設強制性國家標準是破解住宅小區寬帶建設難題、促進住宅小區通信設施共建共享、推進光纖到戶建設的重要基礎,對于加快寬帶網絡發展、實施寬帶中國工程具有重要意義。
用戶可自選寬帶商 將有利于破除壟斷
業內普遍認為,光纖到戶上述國家標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是明確了今后新建住宅直接用光纖到戶方式建設,而不再用銅纜,可使電信運營商免去光纖改造的煩惱;其次規定住宅區應允許多家運營商平等接入,實際上可讓用戶對寬帶運營商有選擇權,目前,一些小型寬帶商甚至無資質的企業往往依靠與小區開發商或物業的關系壟斷小區寬帶,卻提供不了很好的寬帶服務,這一國家標準將有利于破除這種壟斷。
市場:
萬億投資將啟 光纖入戶提速
對于工信部新規,多數市場機構認為,這對整個光纖寬帶行業而言將是一大利好。華創證券、光大證券等券商研報預測,隨著光纖寬帶工程的推進,"十二五"期間,光纖寬帶行業的投資規模將保持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長。
工信部等權威部門預測,"十二五"期間光纖寬帶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與之相關的上下游行業整體投資規模將有望超過1萬億元。部分券商報告也估算,"十二五"期間,電信行業全行業投資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其中約50%和光纖寬帶建設以及上下游產業鏈有關。
有券商認為,隨著光纖寬帶工程進一步提速,三大電信運營商會進一步增加相關設備的采購和工程建設。屆時,中興通訊、烽火通信等接入系統設備廠商,以及永鼎股份、亨通光電等光纖光纜生產廠商將率先受益;隨后光迅科技、華工科技等光器件及光模塊廠商,以及新海宜、日海通訊等物理連接保護設備廠商也將隨之受益。
光纖光纜市場再逢擴容良機
2013年,寬帶網絡的政策利好消息開始釋放,光纖光纜產業將再度迎來供不應求的局面,在駐地網,ODN產業規模迅速擴大,GPON/EPON集采規模擴大化并重點指向FTTH應用;在承載網,100G技術通過驗證并逐步進入商用。國內的光通信產業、市場規模都將獲得突破,引領全球光網絡市場的發展。對國內光通信、光纖線纜企業來說,就需要進一步提高光纖線纜技術含量和產品質量,加強光纖預制棒技術,提高拉纖、制纖水平;在關鍵的光器件上突破核心技術,從下游封裝商向上游核心芯片提供商發展,從而在政策利好、市場利好的較好發展環境中求得突破。
本土企業獲得發展契機
本次規劃的出臺對我國光纖到戶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住宅通信施工標準就由最初的征求意見稿變為了國家標準,可見國家對于推進寬帶中國戰略的決心,也從正面促進了我國光纖企業的發展。
從2012年寬帶中國戰略以及光纖到戶戰略實施開始,我國的光纖需求量就開始不斷攀升,國內的光纖生產企業也不斷開發生產出具有獨立產權的光纖產品和技術,隨著武漢光谷的穩步發展,光纖預制棒、光纖線纜等技術的不斷升級,長飛、亨通等一大批國內本土企業正在騰飛。在光纖市場的帶動下,各大光纖生產廠家紛紛著眼于國際市場,加快國際化布局,乘著我國光纖高速發展的春風,展開了全球化的“中國制造”。
業界聲音:
由誰監督物業?
對于工信部近日頒布的光纖到戶國家標準,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相關人士表示,這兩項國家標準非常好,有利于打破小區寬帶建設難、接入難的問題,但問題是能否真正得到實施,因為頒布這兩項國標的工信部對小區開發商和物業沒有執法權,未來各級住宅建設管理部門的作用至關重要。
后期執行或成掣肘
標準只是涉及到了企業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但是并沒有涉及到如果沒有做到,應該怎樣。另外,標準雖有,能否按照標準執行又是另外一回事?!蹲≌瑓^和住宅建筑物內通信設施工程建設規范》以及相關驗收規范的規定并不是新生物,2010年11月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發布了編號為GB/T50624-2010的《住宅區和住宅建筑物內通信設施工程建設規范》,自2011年10月1日實施,該規范的出臺也沒有真正解決這“最后一公里”出現的問題。“新標準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強制的約束力呢?”相關專家也質疑道。
“以前,往往是一家公司經營一個小區,沒有競爭,對用戶和其他運營商都不利?,F在有了國家標準,關鍵在于怎么實施了。”中國電信相關人士表示,國標的落地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文件沒有明文規定誰來承擔小區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建設的費用。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應該進一步明確小區通信設施由開發商自己承擔,猶如住宅的水、電、煤氣等一直由開發商建設,不允許開發商轉嫁到小區通信設施建設費用。
其次,監管力度不夠。頒布光纖到戶國家標準的是工信部,出臺相關文件予以支持的是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但中國電信上述人士表示,實際執行監管的是各地的住房建設和管理部門,目前對不執行國家標準的行為還未出臺處罰措施和標準。
而且,目前各地對小區通信設施的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方面不夠重視。在審查方面,相關部門對新開發的住宅小區駐地網附屬的通信設施設計審查相對較寬松;沒有驗收標準,未來小區物業管理公司若拒絕多家運營商進入,并未明確哪家部門進行干預。各地的住房建設和管理部門應重視此事,推進光纖到戶國標的落地。
工信部:將切實落實標準的各項規定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2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峰表示,工信部為了切實落實標準的各項規定,我們工信部將會同住建部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與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溝通、協調,聯合印發貫徹落實光纖到戶國家標準的文件,明確各相關單位的責任要求,提出落實標準的政策保障措施;二是組織開展國家標準宣貫教材編制、媒體宣傳策劃,標準宣貫培訓等工作;三是開展光纖到戶工程項目應用示范工作,并且聯合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開展光纖到戶國家標準執行情況和工程質量情況監督檢查;四是組織編制光纖到戶國家標準配套的監理規范、施工操作規程、定額標準等。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