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就業“零距離” 員工企業皆歡喜
來源:慧聰教育網 編輯:merry 2012-02-29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政府啟動對重點企業緊缺技工免費技能培訓后,去年7月,我參加了SMT表面貼磚技術培訓,受益匪淺。”畢業于寧德一所技校的蘭國珍說,培訓由企業組織,利用生產淡季帶薪脫產培訓3個月,她還利用空閑考了電工證。“手中有技,心中不慌。培訓后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不僅崗位升了,薪酬高了,人也更自信了。”蘭國珍一臉的幸福。
“組織員工培訓由政府埋單,企業當然高興。”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任惠芳說,我省出臺培訓資金直補企業政策后,去年7月,公司組織801名員工開展技能培訓,報考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通過率超過95%。去年政府推進重點企業緊缺技術工種免費技能培訓后,公司又組織510名員工參加脫產培訓,員工技能大幅提升,企業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將再組織1000―2000名員工培訓,“最近公司還在醞釀出臺薪酬和技能證書掛鉤制度,技能水平提高將獲得薪酬同步提高。”
談到對政策還有哪些期待,任惠芳說,目前考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對員工資質要求“有點僵硬”,“比如我們很多熟練工人可以直接考中級證,但按照相關規定,只能先拿到初級證才能考中級證”,“希望考證門檻放得再寬些”。
2010年,我省率先出臺培訓資金直補企業政策,企業組織員工參加培訓,職工當年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均可獲得財政培訓經費補貼。隨后的緊缺技術工種免費技能培訓更是“送培訓進企業”,完全根據企業需求組織員工開展培訓。培訓地點可以放在學校,也可以放在企業,培訓期間學員免學費、代辦費、住宿費,由財政專門安排經費給予學校培訓補助。
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以往我省培訓補貼主要針對特殊群體,如農民工、下崗再就業人員、未就業大學畢業生等,培訓后讓他們自己找工作,結果往往出現培訓與就業脫鉤現象,學員培訓時盲目,培訓后即使找到工作也容易“水土不服”。新政策的出臺,極大調動企業和員工培訓積極性,實現培訓就業“零距離”。
據統計,我省推進培訓資金直補企業政策后,7.98萬名勞動者獲培訓補貼。在百家重點企業開展緊缺技術工種免費技能培訓以來,全省28所技工院校與128家企業聯手組織開展培訓,共培訓緊缺技工2.1萬人,得到企業普遍好評。問卷調查顯示,企業滿意率達100%。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日益高漲的培訓需求,根據省政府意見,今年我省將加大力度推進重點企業緊缺技術工種免費培訓,擴大培訓范圍和規模,增加設區市確定的重點工業企業、重點臺資企業、重點外資企業,計劃培訓人數將比去年增加近一倍。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