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場館監控系統建設技術方案詳解
來源:慧聰安防網 編輯:windy 2012-02-02 11:12:5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一、 體育場館 風險等級的劃分
不同規模和不同用途的體育場館的防范風險是不一樣的。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中第四章“高風險對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設計”對單位風險的劃分,由高到低可分為三個級別:一級風險,二級風險,三級風險。在對體育場館的安全風險劃分中也采用了這一劃分方法由下面可簡明地表述風險單位的劃分原則:
風險等級——體育場館備注
1.一級風險單位
•能容納觀眾六萬人以上(含六萬人)的體育場;
•能容納觀眾六千以上(含六千人)的體育館;
•能容納觀眾三千人以上(含三千人)的游泳館。指具備左列條件之一,在舉辦國家級或亞運會、奧運會、世界單項體育比賽及相應活動時;或舉辦危險程度很大的體育比賽時。
2.二級風險單位
•能容納觀眾二萬人以上(含二萬人)不足六萬人的體育場;
•能容納觀眾三千人以上(含三千人)不足六千人的體育館;
•能容納觀眾一千五百人以上(含一千五百人)不足三千人的游泳館。指具備左列條件之一,在舉辦省、直轄市級體育比賽或全國性、國際單項體育比賽及相應活動時;或舉辦危險程度較大的體育比賽時。
3.三級風險單位
•容納觀眾二萬人以下的體育場;
•容納觀眾三千人以下的體育館;
•容納觀眾一千五百人以下的游泳館。指具備左列條件之一,在舉辦縣、市級地方性、群眾性運動會或相應活動時;或舉辦有一定危險程度的體育比賽時。
二、部位目標風險
在一個風險單位中,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風險;而在同一個風險部位中,不同的目標其風險也有不同。所以在風險單位劃定后,還應確定部位(目標)的風險。對體育場館的要害部位(目標)、重點部位(目標)、一般部位(目標)也分別劃為一級風險部位(目標)、二級風險部位(目標)、三級風險部位(目標)。大體可作如下的考慮:
•主席臺(要人)、貴賓室(要人)、通訊系統用房、裁判員區、運動員區、競賽管理區、新聞媒體區、供電設備(變配電機房、發電機房)、信息處理設備、封閉式體育館的主進風口、安保指揮系統用房、監控系統用房、隔離用房、獎牌倉庫、槍械倉庫、財務室等等要害部位可劃為一級風險部位。
•備勤用房、觀眾出入口、觀眾席區、燈控室、聲控室、大屏控制室、空調和供水設備等重點部位可劃為二級風險部位。
•其它可劃為三級風險部位。
•在各風險部位中,還可確定一些風險目標加以重點防護。
vartagarray="cdma無線視頻服務器";vartagencarray="工程";
三、體育場的設計目標
對體育場體育場館前期的勘察及系統調研表明:
•體育場館的要害部位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盡可能不要出現盲區,并宜能與相應的照明、入侵報警設施及聲音復核等設備聯動。重點部位宜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回放圖像應能清晰分辨人員的臉部及體貌特征。
•體育場館與外界相通的主要出入口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應能夠監視出入體育場館的人員情況。回放圖像應能清晰分辨出入人員的臉部及體貌特征。
•體育場館內外重要通道及部位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應能監視、記錄重要事件的全過程。視頻安防監控裝置還應能夠監視體育場館內人員的活動情況,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重要事件的全過程。
•視頻安防監控子系統記錄資料的保存期一般不應少于7天,在有重要賽事時應對比賽期間的有關視頻安防監控子系統的重要記錄資料適當延長保存期。
•應采用視頻安防監控數字錄像設備。
•有條件的還可采用人像識別功能,及與防爆安檢、視頻安防監控等子系統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系統主要技術指標及要求還可參照GB50198《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及GA/T367《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的有關條款。
四、安全管理/應急指揮中
安全管理/應急指揮中心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一般應包含公共安全應急平臺、監控中心(室)。公共安全應急平臺還包括信息獲取子系統,智能應急子系統與應急指揮子系統。
•監控制系子系統可配合智能應急子系統,完成對人員的疏散,及室外交通的疏導和管理。
•監控系統將前端監控點圖象信息傳回監控中心,應急指揮子系統,通過緊急廣播、有線/無線通訊實施人員疏散的指揮與管理,組織實施救援方案,對外發布事故處置狀態信息等。
•安全管理也應妥善處理與智能化弱電系統的計算機軟件平臺的銜接,以達到信息共享和實施高度的集成,為智能化管理提供可靠、高速和靈活開放的傳輸平臺及實現途徑,創造一個投資合理有效、功能齊全高效、舒適便利的環境,為整個體育場館的運作、管理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五、系統關鍵技術指標
1.視頻采集部分
這部分是保證整個系統工作質量最重要的部分,要求選用的攝像機需滿足以下條件:選用高質量的彩色數碼控制CCD攝像機,要求水平清晰度不低于480電視線,信噪比大于48Db選用3可變鏡頭,光圈、焦距自動調節高靈敏度,可實現的最低照度為0.1Lx(彩色)和0.01Lx(黑白)內置自動切換雙濾色片,實現白天彩色夜間黑白的自動轉換,滿足全天候監控要求。
目前國內外各大知名廠家都可達到可以要求,如美電貝爾公司所生產的高清低照攝像機BL-600CB,水平清晰度高達545TVL,最低照度達到0.00045Lux/F1.2。
2.信號傳輸部分
比賽場館安防監控的特點是監控區域范圍相對較廣,導致信號傳輸距離加長,視頻監控則要求信號實時、連續、清晰,而且圖像信號的數據量非常大,這就要求傳輸介質要有足夠的帶寬,所以本方案信號傳輸全部采用光纖,通過光端機完成轉換。實踐證明,采用光纖傳輸后,圖像質量大大提高,屏幕徹底消除馬賽克現象,而且控制信號響應速度明顯加快,完全達到了系統的設計要求。
3.信號切換和控制部分
該部分是整個數字化監控系統的中心,既是整個系統信號的傳輸、切換、分配中心,也是整個系統的控制中心,所以該系統質量的優劣,功能的配置是否完備和先進,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功能和運行質量。所以系統配置/選用的控制矩陣具備/滿足下列要求:
支持分控功能和獨立控制鍵盤控制鍵盤界面直觀,系統編程簡化,顯示清晰具有組同步切換功能和子網切換功能。模塊化結構,具備擴充功能,可擴展成更大規模的矩陣切換系統具備報警功能。
4.錄像存儲部分
數字化監控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系統運用了計算機技術的最新成果,信號處理全部數字化。本系統錄像存儲完全摒棄了傳統監控用錄像帶存儲記錄的方式,而是采用新一代的數字硬盤錄像監控系統(DVR),該系統在圖像質量、界面顯示、保存日期、檢索回放以及多種先進的新增功能等諸多方面都是傳統模擬方式絕對無法相比的。系統圖像質量在實時監控達到實時D1標準碼流,以D1標準存儲,存儲幀率可調,最高25幀/S、存儲時間15天。
5.顯示部分
安防監控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求監控的實時性,為給監控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監控環境,系統在監控中心設置大屏幕電視墻來顯示監控畫面,每個畫面用一臺21寸純平監視器來顯示,同時大屏中心還設一臺80寸以上的DLP大屏,可以隨時將需要重點監控的畫面切換到背投彩電上顯示,通過對攝像機云臺和鏡頭的操作,可以非常方便的對監控目標進行近距離監控和跟蹤,極大的方面了監控人員的操作,提高了效率。
6.網絡傳輸部分
各體育場館監控中心還支持網絡傳輸和亞組委網絡監控,一方面視頻信號通過光纖上傳到亞組委監控中心,另一方面亞組委監控中心還可以通過網絡連接到各體育場館DVR上,對各體育場館每只攝像機進行實時訪問和控制。
六、場館監控系統的技術方案的選擇
本次系統方案的設計重點和難點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設備,以及如何實現不同監控系統設備的兼容問題,經過對目前監控系統組網技術和未來監控系統組網發展的趨勢和投資成本及利用率分析,本監控系統架構采用“模擬前端+網絡傳輸+網絡平臺”的方式,錄像資料存儲分本地全部存儲和亞組委安保調度中心重點存儲的兩級存儲,這樣及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又減輕了亞組委主控中心的監控壓力,也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利用率和系統高效穩定性,也有效的降低的系統的投資成本,具體的系統架構如下所述:
•建議在中心體育場體育場館設置一個分控中心,統一對體育館和體育場的監控點實行統一管理和控制。
•分控中心建議配置下列設備,數字硬盤錄像機(體育場DVR放在體育場綜合布線網絡設備間,體育館DVR則放在監控中心),數字視頻解碼器,電視墻(建議電視墻設置大屏幕監看),視頻服務器(可以流媒體轉發),網絡交換機,及控制鍵盤。
•體育場館的分控中心,可通過亞運專網絡將視頻信號傳回傳回設置異地的亞組委監控中心,亞組委可通過設置在中心的數字矩陣將視頻信號切換到電視墻上,具有最高權限對前端所有亞運會場館進行集中監控,也可通過設置中心的數字矩陣對前端任何一個高速球的控制及前端錄像資料的瀏覽、回放、下載,在亞組委監控中心設置存儲服務器,實現對前端重要視頻數據的存儲。
•為保證本系統的穩定和高效建議所選的硬盤錄像機,需為同一品牌同一型號同一技術參數,這樣的優點是減少重復投資和減少本次監控系統的成本投入。
七、設備選型要求
1.攝像機選型原則
根據各自監控的風險等級的不同,可將體育館里各種各樣的區域劃分為三個不同防護級別的區域,根據各自防護級別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設備(設備高中低檔、動點或固定點),具體如下:
•建議在體育館通道,裁判席區、媒體記者區、新聞發布廳、貴賓室外通道、看臺貴賓席、頒獎臺區等區域設置固定彩色高清攝像機。
•在交通要道,專用車輛停車區、要人專用停車區、供電房、供氣房、供水房、等區域設置彩色高清晰日夜型攝像機,可滿足重點部位的固定監控。
•建議在普通停車區,體育館外圍交通主干干道設置高速球攝像機,即可保證體育館外圍安全,也可配合交警對體育館外圍的交通進行有效疏導和管制,由于比賽觀眾席,面積較大,需要監控的大,現場情況復雜,建議設置高速度球攝像機,進行全方位監控,使監控系統盲區減到最小。
•在本系統設計在重要的需要監控面積大的區域采用智能高速球攝像機,其攝像機不僅效果清晰度,而且云臺轉速快,能夠在短時間快速定位到所要監控的對象,適合于對大面積區域重點監控的需求,例如;體育館比賽區域、室外停車場、體育場、觀眾席等。
•在出入口部位建議使用超寬動態固定攝像機,此類攝像機的最大特點是,強光抑制性能比較強,在出入口等逆光環境下使用,可以獲得清晰的圖像。
2.存儲與控制的選擇
亞運場館監視控系統存儲部分,選用嵌入式高性能DVR。嵌入式操作系統是一種實時的,支持嵌入式系統應用的操作系統軟件,它是嵌入式系統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常包括與硬件相關的底層驅動軟件、系統內核、設備驅動接口、通信協議、圖形界面、標準化瀏覽器等,嵌入式操作系統在系統實時高效性、硬件的相關依靠性、軟件固態化及應用的專用性等方面具有較為突出的特點。DVR能達到16路視頻全實時D1監控和錄像,支持多路D1錄像回放,支持多種網絡應用,滿足亞運網絡視頻的各種應用要求,最大硬盤數8個以上,單硬盤無容量限制,硬盤配置保證D1實時圖像保存15天時間。
八、布點原則
前端監控范圍:
《第16屆亞運會比賽項目要求》附件一《亞運會安全保衛系統通用要求》中有關“電視監控系統”的要求有:“1、應在場館的出入口、外圍隔離設施、主要通道、看臺區及重點部位布置攝像頭,看臺區的監控覆蓋率應達到100%,數量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獎牌臨時存放處,失物招領處要求有監控。”
重點部位有:館內供水、供電、供熱、供氣、通信設備設施的監控室或作業間,貴賓室外圍,主席臺,競賽場,裁判席,媒體分中心,各類通道。
九、傳輸
1.場館前端監控點全部使用SYV-75-5同軸電纜傳輸視頻信號到監控中心;現在在體育場及外圍監控點也是用SYV-75-5同軸電纜傳輸模擬視頻信號到網絡設備間的DVR,再走綜合布線的光纖傳輸到體育館監控中心主交換機。體育館內監控點用SYV-75-5同軸電纜傳輸視頻信號到監控中心DVR。
2.亞運專網的光纖接入體育館監控中心主交換機以太網單模光接口模塊,本地所有視頻圖像信號可以任選16路同時上傳給亞組委指揮監控,場館本地監控中心直接從主交換機接入全部視頻信號進行控制管理。
十、控制與顯示
由視頻服務器上監控平臺軟件來管理控制前端攝像機,切換顯示電視墻上的圖像,并轉發流媒體服務。該部分是整個數字化監控系統的中心,既是整個系統信號的傳輸、切換、分配中心,也是整個系統的控制中心,所以該系統質量的優劣,功能的配置是否完備和先進,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功能和運行質量。所以系統配置/選用的監控平臺軟件數字控制矩陣具備/滿足下列要求:
支持分控功能和獨立控制鍵盤控制鍵盤界面直觀,系統編程簡化,顯示清晰具有組同步切換功能和子網切換功能。模塊化結構,具備擴充功能,可擴展成更大規模的矩陣切換系統具備報警聯動功能。
安防監控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求監控的實時性,為給監控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監控環境,系統在監控中心設置大屏幕電視墻來顯示監控畫面,每個畫面用一臺21寸彩電來顯示,同時大屏中心還設一臺80寸以上的背投電視,可以隨時將需要重點監控的畫面切換到背投彩電上顯示,通過對攝像機云臺和鏡頭的操作,可以非常方便的對監控目標進行近距離監控和跟蹤,極大的方面了監控人員的操作,提高了效率。
十一、網絡結構
系統網絡結構為:前端攝像機,全SYV-75-5線纜傳輸至網絡機房,經DVR數字化編碼,存儲,上傳數字視頻信號到交換機,供網絡視頻共享。一路進入電信光纖,傳給亞組委總監控中心。一路則通過場館本地局域網傳到場館本地分控中心交換機,在監控中心由監控平臺進行管理。
十二、機房、供電及防雷
1.機房
監控機房面積要求不低于30平米,以便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電視墻、操作臺、設備機柜、UPS及空調、消防等設施。
機房按標準進行裝修,有防靜電地板,防盜門窗,照明設施。配置制冷能力與房間相匹配的一般空調,配置干粉滅火等消防設備
2.網絡設備間
網絡設備間監控機柜主要放置DVR、交換機、配線架等,要求有UPS供電,具體使用網絡設備系統的UPS電源。為保證DVR設備的正常工作,需配置相應的空調系統。
3.供電
根據系統設計,系統配電必須滿足系統運行的要求,并有一定的余量。監控中心采用機房配電柜來對系統可靠、安全、合理供配電。需要配備在線式UPS電源,使系統在緊急情況停電時系統處于受控狀態,備用電源容量至少能保證系統正常工作時間2小時以上。
機房供電功率要求不小于10KW,配置有5KW的2小時UPS。
前端攝像機供電統一由機房提供,以保證在市電斷電時有UPS供電。
4.防雷、接地
系統按照3級防雷標準進行防雷。整體設計系統防雷接地,系統各組成部分防雷接地及安全防護設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及要求。
安裝在室外的立桿、各式攝像機等單元采取防雷接地措施,設電源避雷器、信號線防雷器專用防雷裝置,用銅包鋼接地棒做成獨立接地網,在其底部有良好的防雷接地線,接地母線應采用銅質線,不得與強電的電網零線短接或混接,接地電阻不超過4歐姆。
設備監控室配電柜應安裝電源浪涌抑制器,保護負載和設備的運行安全。同時機房應有專門的接地,設備接地和機架接地分開,系統接地電阻不超過4歐姆。采用聯合接地網時,其接地電阻不超過1歐姆。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