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走向:綠色 柔性 觸覺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1-12-19 09:08:48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由于TFT-LCD市場日趨飽和,企業利潤逐漸下降,平板顯示市場急需新的產品形態和技術來激活市場。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機構以及面板巨頭紛紛把目光聚焦在了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研發上,OLED、電子紙等新型顯示技術已經成為業界討論的熱點話題。本報選取近期舉辦的“中國·北京2011國際平板顯示產業高峰論壇”部分代表性的觀點,以饗讀者。
日本NTTDOCOMO先進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福本雅朗:
觸覺是顯示的下一種感覺
未來的設備會有觸覺的功能。觸覺顯示屏會用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此外,將來不僅能夠看到3D,還能“摸”到它,這是一個發展方向。
未來的設備會有觸覺的功能。觸覺顯示屏會用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它的優點在于便攜性,通過觸覺進行控制,操作非常直觀,未受訓練的用戶是非常適合的。還有低成本性,用戶界面可以針對不同的應用改變,不管在任何設備上。
不過,也存在一些缺點。目前,觸覺反饋比較差,接觸后不能得到很快反饋;另外周邊按鍵比較難擊打,導致響應速度不夠快,有時還可能敲錯按鍵。表面太光滑是另一個問題。
我們下一步需要對觸屏進行改善,并制定了幾個目標。第一個就是要做積極性的計件機制。起動器是一種電子產品,與顯示屏進行連接,用戶甚至可以通過脈搏的信號進行啟動,通過信號能生成不同信息。對于大型顯示,觸摸屏非常有用。包括影院里,可以在電影院熒幕上安置這種屏幕,直接能觸碰熒幕換畫面。
另外,可以用在3D設備上。將來不僅能夠看到3D,還能摸到它,這是一個發展方向。感覺分兩種:一種是觸覺,觸覺是表面的,是質感的感覺;另一種是壓感。觸覺不難實現,給手指尖一些信息就能夠獲得這種觸覺。不過,壓感是不太容易傳達給用戶,也需要在設備上做一些改進。
針對3D,同樣也設定了新的目標。通過壓感了解物品運動,比如說流動感。具體機制是通過壓力產生磁性來提供信息的反饋,然后激活觸屏形成磁場。這個磁場需要一些連接,但要實現無線的。此外,還需要電池。在手指上要套上一個東西,這個設備里面也要有電,形成電池場。顯示屏對于磁場的影響還要做進一步的分析,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信息。下一個階段就是與3D結合在一起,有這樣的立體相機,手指尖能夠通過磁場最終成為3D顯示。利用這樣的系統,用戶可以觸摸到空間當中展示的內容。
對于新的顯示裝置來說,也有一些要求。根據人機互動的研究,第一點要有全視角HMD(頭戴式可視設備)的裝置,現在HMD視角太窄了,我們需要它的視角跟人眼一樣達到180度視角,第二點要求要有很大的VRD(虛擬現實立體顯示器),現在太小了,圖像動態會有一些失真,自動光軸的調整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第三個要有超亮的顯示屏,這樣在仲夏陽光下也可以看。
評論comment